【后疫情時代的中小型游樂園增值營銷管理】
點擊:5343 添加時間:2020-06-02 16:05:00 信息來源:綠智游樂
【后疫情時代的中小型游樂園增值營銷管理】
今年六一,大部分三四五線城市的中小型游樂場達到去年同期的營業額一半水平,這里給我們的信號是,我們國家的疫情控制是最好的,我們國家是非常安全的,大家可以盡情出去玩了,但大家最好還是要做好防護措施,包括游樂場所一定要做好消殺衛生工作,給游客安心、休閑、娛樂、衛生的游玩環境。接著酷暑將至,水上樂園的經營行情到底會怎么樣呢?

我想以六一的人氣,水上樂園開園后不用太擔心游客多少問題,六一節應該是水上樂園開業前的預演吧!但所謂的旅游報復性消費肯定不會有,你三四五線城市的游樂園,來消費的還是那幾十萬人中的一部分人,所以規規矩矩、提升服務和營銷才是樂園管理的關鍵。從前年開始,我們參與了一個四線城市的一個游樂園規劃設計、建設、投資全過程,項目包括水上樂園和機動游戲樂園,作為一個從事水上樂園快三十年的老兵,才真正體會到隔行如隔山,比如建設過程和運營管理,我們懂的就是皮毛而已,所以術業有專攻,一定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否則會花很多冤枉錢,在經營過程中,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嚇一跳,三四五線城市的淡旺季是非常明顯的,游樂場春節期間人山人海,收銀員收款收到手軟,那么你一定要有大的停車場,設備的吞吐量一定要大,最好玩一個項目排隊不要超過半個小時,所以三四五線城市的游樂場如果春節賺不到錢那么一年都是淡季了,除了一個五一、十一黃金周及節假日賺點小錢,平時可能工資及場租的錢賺不到,所以三四五線城市游樂園一定要抓住春節期間的黃金賺錢機會。再說說水上樂園,水上樂園真正的旺季是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但水上樂園的游客不會像游樂場春節期間游客人擠人的現像,三、四線中小型水上樂園每天平均入園游客2000-4000人次算比較正常,歸其原因是少了大量的春節外出務工和探親回鄉人員,還有一個奇怪的就是三四五線的無論你是游樂場還是水上樂園,在暑假,你三四五線城市的項目,你上午來的客人就很少很少,上午不開門好過開門,這個現像我是在東莞樂民游樂園有很深的體會,我在暑假的星期三、五各去過一次現場,他們上午十點多水上樂園里面已經有一、二千客人在玩了,機動游戲也有幾百上千人。而我們的項目從六月底開始試業到七月中旬,上午基本上是沒客人來,來了最多也是二三十個,所以后來我們決定上午不營業,下午一點開始營業至晚上九點半,且客人高峰期非常好分別,每天下午二點左右客人源源不斷的來,到四五點達到客流高峰期,然后第一批客人逐步出場回家吃晚飯,七點吃過晩飯后又一波小高峰,所以項目一定要研究地域群眾消費習慣,才可以節約成本開支和滿足客人的消費需求。

其實三四五線城市的游樂場、水上樂園對投資人來說淡季太長是最頭痛的問題,如果從我自己從事水上樂園行業快三十年的經驗來看,投資一個三至五千萬的水上樂園或者三至五千萬的游樂場,我不如拿這個錢來投水陸結合游樂園,一個是項目可以互補,另一個是可以避免全部雞蛋放在一個藍子里,我想這種模式的收益不會差過單獨建設某個項目的收益。好,下面再來說后疫情吋代游樂園的增值營銷管理問題,如何使淡季能達到收支平衡。
機動游樂園和水上樂園的結合是從大的戰略上解決淡旺季問題,二個項目達到很好的互補性,但是從單項目來說,比如機動游戲,過了春節全年基本是淡季,如果做學生春游、秋游,如果你一年二年還是這個樣子,學生們可能玩膩了,所以必須有新的變化,新的變化你不可能有大的投入,所以移動式展覽類,比如燈光展、稻草人、動物展、海洋生物展、美食節、恐龍展等等之類的,搞這些展作為樂園方不一定能分到多少錢,但是搞這些展覽的人推廣非常厲害,他可以在二三天之內把展覽消息散布全城,他們的推廣方式也很簡單粗暴,去學校,去人多的廣場掃街,他們給你帶來了人流,你的游樂設備是否可以帶動消費,如果在淡季一個月搞一次不多吧?星期六星期天的收益一個月的工資開支沒問題吧!我們蘇林灣去年搞了一次恐龍展,星期六星期天二天,入園看恐龍展的客人將近二萬,當然這個展覽樂園方收的費用極少,但是二天時間帶動游樂場消費接近10萬元,所以游樂園淡季辦可移動式展覽類是增加淡季收入的最好選擇。
其實水上樂園也一樣,春節利用好了收入不會差,三四五線城市到了春節就是人多、車多、錢多,而且消費出手大方。如果你把水上樂園在春節或者淡季是否一樣可以考慮做展品類的節目呢?比如除了我剛在上面說的,北方的水上樂園可以搞冰雪節、廟會,還可以搞春節氣氛更濃的大家更喜歡的花卉展、花燈展,淡季每月搞一個“新”“奇”的項目,安排好了并不難,也是不用花錢借助外力來幫自己營銷帶動客流和宣傳的最好方法。后疫情時代,困難還是重重,我們應該開源節流,努力活下去,疫情首當其沖的就是旅游、餐飲、酒店、交通等服務行業,我們唯有自救才會有出路,滿懷信心,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作者:廣東綠智游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憲輝)
相關推薦